典亞藝博2022 學術講座系列

 

專題座談會:行者于彭

由香港水墨會呈獻

講者: 朱春杭先生,獨立策展人
  吳超然先生,東海大學藝術系助理教授
張頌仁先生,漢雅軒畫廊總監
巫熹先生,于彭次子
   
日期: 2022年10月7日 (星期五)
時間: 下午 5:15 – 6:15 
語言: 普通話及廣東話

 

水墨會十分榮幸能夠舉辦這次以「行者于彭」為題的專題座談。這位仙風道骨的藝術家在載酒會友、縱情於山水外,同時也是一個熱愛家庭的父親。雖然于彭已離我們遠去,但他多彩的形象卻永遠留在大家心中。相信本次座談會能夠從同事、朋友、親人的不同角度帶領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于彭的藝術和人生。

 

 

 

 

春杭,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中國藝術史博士候選人,獨立策展人,研究方向為中國當代藝術的高等教育。2008-2016年期間,在中國美術學院所在的杭州,就職於《都市快報》擔任藝術記者,開始接觸當代藝術,並且受邀擔任《南華早報》、《The Art Newspaper》、《Artnet News》特邀撰稿人。通過新聞報導的方式開始介入當代藝術實踐,並且參與策劃了《醒墨-中國當代水墨展》(2012,杭州)、《杭州纖維藝術三年展》(2013,杭州)、《王冬齡 – 書海潮》(2013,香港)、《Open Books:藝術家與他們的中國冊頁》(巡迴國際項目)等諸多國內外展覽。他獲得2011年杭州市新聞一等獎,2012年獲得英國大使館文化處,中英藝術管理人才獎學金培訓計畫,參與了同一年威爾士Arte Mundi藝術獎/展覽及利物浦雙年展的組織工作。翻譯出版的圖書包括《映射:中國當代藝術現狀》(Robert C. Morgan,河北教育出版社,2011)、《Michael Muller:作為拷貝的展覽》(2018年,香港,世界畫廊)等。

 

 

 

 

超然從2003年起便開始擔任東海大學美術系專任助理教授。他的研究範圍主要包括中國藝術史、現當代水墨史,以及藝術評論。他曾擔任第21屆國家文藝獎視覺藝術類評審委員,以及劉國松水墨藝術獎2019評審團成員。二十年來,他一直活躍於現當代水墨藝術展覽,他曾於2019年為台北市立美術館的「行者•天上•人間:于彭回顧展」策展,也是迄今為止為這位藝術家所舉辦過的規模最大的回顧展覽。此外,他還在眾多展覽項目中擔任策展人,其中包括:2020年臺北尊彩藝術中心舉辦的「來自北方的凝視:郭雪湖的南國世界」、2017年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辦的「記憶的交織與重疊─解嚴後台灣水墨的發展與現況」、2009年東海大學藝術中心舉辦的「筆墨的當代性」等等。

 

 

 

張頌仁為獨立策展人,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學院客座教授,香港漢雅軒總監。自1980年代以來,他的策展實踐推動了中國藝術在國際的發展,包括2008年聯合策展廣州三年展的「與後殖民說再見」, 2012年第九屆上海雙年展,和2014-2015於倫敦薩奇畫廊舉辦的「後波普藝術:東西交匯」(Post Pop: East Meets West) 。近年推動的項目包括:「嘉禮堂」中國禮文化的綜合研究與實踐;「西天中土」印度和中國的藝術與社會思想交流;「雅集園林」(源自「黃盒子」研究項目)中國展示與鑑賞文化的當代實踐;通過「亞際書院」發起的學術思想項目「2014亞際雙年展論壇」(於2014及2016在光州雙年展、上海雙年展、台北雙年展、科欽·穆茲裡斯雙年展推出)。

巫熹為于彭次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