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题座谈会:行者于彭
由香港水墨会呈献
讲者: |
朱春杭先生,独立策展人
|
|
吴超然先生,东海大学艺术系助理教授 张颂仁先生,汉雅轩画廊总监 巫熹先生,于彭次子
|
|
|
日期: |
2022年10月7日 (星期五) |
时间: |
下午 5:15 – 6:15 |
语言: |
普通话及广东话 |
水墨会十分荣幸能够举办这次以「行者于彭」为题的专题座谈。这位仙风道骨的艺术家在载酒会友、纵情于山水外,同时也是一个热爱家庭的父亲。虽然于彭已离我们远去,但他多彩的形象却永远留在大家心中。相信本次座谈会能够从同事、朋友、亲人的不同角度带领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于彭的艺术和人生。

|
朱春杭,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中国艺术史博士候选人,独立策展人,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高等教育。2008-2016年期间,在中国美术学院所在的杭州,就职于《都市快报》担任艺术记者,开始接触当代艺术,并且受邀担任《南华早报》、《The Art Newspaper》、《Artnet News》特邀撰稿人。通过新闻报导的方式开始介入当代艺术实践,并且参与策划了《醒墨-中国当代水墨展》(2012,杭州)、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》(2013,杭州)、《王冬龄 – 书海潮》(2013,香港)、《Open Books:艺术家与他们的中国册页》(巡回国际项目)等诸多国内外展览。他获得2011年杭州市新闻一等奖,2012年获得英国大使馆文化处,中英艺术管理人才奖学金培训计划,参与了同一年威尔士Arte Mundi艺术奖/展览及利物浦双年展的组织工作。翻译出版的图书包括《映像:中国当代艺术现状》(Robert C. Morgan,河北教育出版社,2011)、《Michael Muller:作为拷贝的展览》(2018年,香港,世界画廊)等。
|

|
吴超然从2003年起便开始担任东海大学美术系专任助理教授。他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中国艺术史、现当代水墨史,以及艺术评论。他曾担任第21届国家文艺奖视觉艺术类评审委员,以及刘国松水墨艺术奖2019评审团成员。二十年来,他一直活跃于现当代水墨艺术展览,他曾于2019年为台北市立美术馆的「行者•天上•人间:于彭回顾展」策展,也是迄今为止为这位艺术家所举办过的规模最大的回顾展览。此外,他还在众多展览项目中担任策展人,其中包括:2020年台北尊彩艺术中心举办的「来自北方的凝视:郭雪湖的南国世界」、2017年国立台湾美术馆举办的「记忆的交织与重迭─解严后台湾水墨的发展与现况」、2009年东海大学艺术中心举办的「笔墨的当代性」等等。
|

|
张颂仁为独立策展人,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客座教授,香港汉雅轩总监。自1980年代以来,他的策展实践推动了中国艺术在国际的发展,包括2008年联合策展广州三年展的「与后殖民说再见」, 2012年第九届上海双年展,和2014-2015于伦敦萨奇画廊举办的「后波普艺术:东西交汇」(Post Pop: East Meets West) 。近年推动的项目包括:「嘉礼堂」中国礼文化的综合研究与实践;「西天中土」印度和中国的艺术与社会思想交流;「雅集园林」(源自「黄盒子」研究项目)中国展示与鉴赏文化的当代实践;通过「亚际书院」发起的学术思想项目「2014亚际双年展论坛」(于2014及2016在光州双年展、上海双年展、台北双年展、科钦·穆兹里斯双年展推出)。
|
 |
巫熹为于彭次子。
|